... ...
... ...
退出
商会动态
3
退出
岐商【有奖征文】——岐山郭宋家历史往事
来自:西安市岐山商会  发布时间:2015.09.07 14:29

近代陕西关中西府民谣:“岐山的郭宋家凤翔的周邓家”,还说:“郭家的摆设梁家的房,宋家的金子拿斗量”。郭宋家和周邓家分别是明清时代岐山和凤翔的名门望族和商业巨擘,他们四大家族世代互相通婚成为亲戚,在关中地区有很大的社会影响,但现在的人们对岐山郭家和宋家的历史辉煌基本上一无所知。

清代道光二年陕西解元凤翔人郑士范的《绿猗寮集》(凤翔周正谊堂宣统二年刊本)中有《郭凤楼墓志铭》和《诰封通奉大夫刑部贵州司郎中原任乾州武功县教谕酉山宋公墓志铭》,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岐山郭宋家的历史资料。根据《郭凤楼墓志铭》可知:凤楼是郭勋的别号,郭勋,岐山堰河村人,生于嘉庆四年(1799)七月,卒于道光三十年(1850)三月,年轻时就考中秀才,为了“奉檄承欢”,让父母欣慰,援例捐纳“以貲郎谒选”,担任河南洧川县令。洧川在河南开封尉氏县西部,“土瘠民贫,因之饥馑,公至扇以仁风,时他邑钱粮征耗无艺,独公一率旧章。有二囚配去,囹圄遂虚,终更无复入者。旧无书院,为创建之,备脩金、置膏火,聚诸生约期课艺,庶几乎以儒术饰吏治焉!”郑士范说郭勋在洧川任上,轻徭薄赋,囹圄空虚,创修书院,重视教育,政绩突出。可惜郭勋迎接其母亲到洧川后,母亲水土不服,因而辞职回岐山老家养亲,不幸郭勋竟然英年早逝。郑士范说凤翔郑家与岐山郭家“世联姻好”,郑士范“知公素行事亲孝,遇族党有恩,既又与公同留京邸,晨夕过从,察公浑厚精明,许其他日出膺民社,将有以异于俗吏之为也。”又说“谢病家居,适公在籍,相见笑言谈往事,尤粥粥若无能者,盖其清慎不骄,恒如此。”铭曰:催科不扰,刑罚不苛。必劳抚字,民气太和。献兹瑞麦,符昔嘉禾。公来何暮,谁嗣修歌。洧水涣涣,岐山峨峨。忍而终古,此志不磨。由此可见:郭勋是一个有政治才能并且清廉的人。古代有钱人家出仕当官,主要图名而不图利,因为人家本来就不缺钱。明清时代官俸很低,官员的巨大开销只能从加征摊派给老百姓赋税的火耗中提取,贪官往往从中渔利。这就是郑士范在《郭凤楼墓志铭》中感叹道:“夫吏治难言之矣!取民有制而费出无经,即耗外之耗难已。是虽有循吏未易折中,而能者利焉!锱铢积重以为此区区者而不予畀,而武健严酷之风以炽,民卒流亡或盗贼职此之由。呜呼!第得如放叔其人者,布之州县,安鸡犬而靖苻,民和乐矣!奚至上宵旰虑哉!”这就是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所说的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而起义反抗,而如果地方官吏都像郭勋这样清正廉洁,则“民和乐矣!”

郭勋家族后裔有郭子直先生:岐山县西街人,生于19121019991月在西安去世,享年87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,中国音韵学学会会员,陕西省文史馆馆员,陕西省语言学会顾问。他先后编著了《汉字的形体演变》、《六书初探》、《集韵校补》、《集韵音节总表》、《韵书里的方言词》、《中国历代韵书述评》、《岐山方言志》、《文史工具书入门》等八部著作,参加了《常用文言虚词词典》、《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》、《陕西方言概要》等书的撰写,同时发表了多篇论文,其内容兼包文学、音韵、训诂、语法和方言。先生治学严谨,立论审慎,一生恪守北大博观约取、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,故其所撰之书无不编次有方,删汰合宜,取精用宏,烛幽发微,深受师生同行的欢迎;其所著之文均能援古证今,据今考古,旁征博引,钩深致远,更为学术界所称颂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先生的《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》一文,以大量史籍和出土竹简为证,对陕西户县解放前出土、我校图书馆收藏的一件陶器铭文进行了详细的考释,纠正了前人错误的论断,并考出四字,为研究战国时期秦国的历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这篇论文后被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《古文字研究》专辑,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郭子直先生著有《岐山方言小考》,分上下收录在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刊《三秦文史》第六期和第七期上。

     诰封通奉大夫刑部贵州司郎中原任乾州武功县教谕酉山宋公墓志铭》是宋兑成的墓志铭,《岐山县志》记载:宋兑成,号酉山,在城里里人,幼明敏,入庠食,七荐秋闱不售,以廪贡生选教职,初署南郑,后授武功教谕。宋兑成的儿子宋金鑑是道光三十年庚戌科(1850年)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改中书,升刑部郎中,因而其父得以“诰封通奉大夫刑部贵州司郎中”。宋兑成生于乾隆五十一年(1786)十一月,卒于咸丰辛酉年(1861)七月,享年七十六岁。宋兑成“甫成童,即知向学,自惟家世书香,耻为纨绔膏粱子”,“公亦思孝友家风,事亲之后,端在从兄。因不问家生业,惟乘间奋然于学,力求无愧古人。县西北山麓地曰周宫,古卷阿也。奥而旷,公性悦焉。子甫五龄,携之往安砚山寮者五年余。”即宋兑成年轻时曾在周公庙附近山中建立草屋别墅“安砚山寮”,在其中读书学习达五年多,后来因为家庭发生变故,不得已回到家中主持家务。“不得已始亲家事,间一运筹,虽老,纪纲弗如也,惟心静故灵云。以故家虽析而财产日益增。”可见岐山宋家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宋兑成时代发家致富,但宋兑成教子有方,“公之教子也,防闲多而督责少,提命多而鞭扑少,卒之勤俭,未尝不示以威严而心则一主于慈。受其慈者,有知有不知,而公之心如结也。”宋兑成富而后广施仁义,“为族中贫而幼者立义学,年家故旧求助必丰,犹怜老恤穷。署南郑学时,南关失火,延烧数十家,公密谕诸生清查人数,借字社中钱,按名赈给而阴捐俸,与之受者不知也。积而能散矣!然实必裁之以义。”宋兑成道德修养淳厚,犯而不校,“有忮者以横逆至,不惟不之校,转生怜悯。事已,亦终不以语人。”宋家在岐山城郭附近家乡赈灾捐输军费,出资修城建校,花费数万两银子,这就是民谣中所谓“宋家的金子拿斗量”吧!“岁稍歉,施面于门,日五六百人,自秋历春,至丰收未已以为常。筑城垣,修学署,添书院膏火,军兴筹饷,集团练费,先后书捐数万金,家几告匮矣而无悔色。呜呼!孝友睦任恤,乡六行也,我姬公所以教周,即公之所以学古人哉!”

宋兑成还喜欢游山玩水,栽种花木,召集文朋诗友,聚会作乐。“乐佳山水,龙门太华惇物及北山诸胜,恒远游焉。拓家园,叠山引水,莳竹种花,日为清课。时折柬招同志或会老人,效香山耆英故事,其素心如此。”其中龙门太华指西岳华山,“惇物”指太白山,北山指崛山等地。《岐山县志》中收录王树堂《游崛山记》写道:“崛山在岐山县北四十里,《一统志》名耆阇山。唐时建寺其上,有景阳洞诸胜,即鸠罗摩什译经地也。两山对峙,巨壑中分,故又有东西之别。壬寅三月二十九日,宋酉山邀予游,治装由箭括峪入,循河西北行,曲折二十余里,闻水声潺潺自峡来,清若琴筑。” 壬寅年指道光二十二年(1842),宋兑成和王树堂两人同游崛山。《岐山县志》记载:“王树堂,号亦山,道光壬午(1822)科举人,任咸宁训导,学识渊博,沉静寡言,任满上司欲登荐牍,力辞,其淡泊如此,在署中有就业者,皆量材启迪,,捷乡会入词林者甚多,不但裁成咸宁士也。著有《砚云亭诗文集》。”郑士范还夸赞宋兑成对兄弟子侄孝悌仁慈,“无何而家分析矣!兄弟中亦多物故,仲兄遗子一,季弟遗子三,率七八龄,或未离襁褓,公一抚之如子。”“孙和平、敦平幼。侄金镜、金堤、金铎、金垣、金培皆议叙官,公所恩勤悯育者也。”称其“公真无愧古人矣!”铭曰:长生久视,语出灵均。争光日月,讵弄精魂。调息养原,习忘祛病。能悦禅心,乃敦儒行。发肤知爱。胞与遂通。活人无算,生子受封。崛山青绕,岐水碧环。鹤归华表,无有后艰。

    岐山郭宋家的在清代的生意由于历史记载资料缺乏,已经不可考证,估计与凤翔周邓家生意相当,都是从南方贩运货物到西北边疆做商业贸易生意。《凤翔县志》记载:清末民国时期“花布庄有20余家。西安、兴平、渭北各县和河南洛阳、漯河的土白布,多运集凤翔落庄。经染色加工后,过载行店利用骆骆回脚,转销甘肃、宁夏、青海等省。规模大的永兴荣花布庄,有时一笔生意可达20万两白银。其他如王堡村张三仲家的义成福,郑家堡郑恒家的永顺郑,岐山郭家的德顺生等布店都小有名气。”“(民国)21年(1932),荒旱年馑过后,天时尚好,社会趋于安定,县城商业相继恢复。25年(1936),西安至凤翔公路竣工,货运畅通。山西帮的昌发祥,凤翔宋家的天益布店,张三仲家的义盛福等商号经销的商品,远购于皖北,河南新野、漯河,湖北樊城等地。《历史悠久的岐山特产》“三义馆的酥饺和稍米包子”中记载:清末民初,岐山县城宋家联络他家的亲戚,朝阳教场的庞家和五里铺东王村的王家合股开商号,在县城宋家的门面房开设三义馆,取刘、关、张桃园三结义的意思。开了几个大商号,专营岐山地方风味的名吃。照壁北后臊子面馆就是其中的分号之一。

相关文章
......
评论
0条评论

Copyright 2016 netcoc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09021601号

上海商会网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